查看原文
其他

冬奥开幕观后感 | 十四年一跃:从“我”变成“我们”

AG主编 AG应用地球化学 2022-06-17

北京奥运会和冬奥会有何不同?

点击全屏看图或者向下滑动


十四年一跃:从“我”变成“我们”

北京冬奥会开幕式观后感


我觉得开幕式的角度从“我”转向“我们”是一个飞跃,最大的理念是“我们”表现了中国人的“世界观”。

——张艺谋


    从2008年到2022年,在各个领域的学术界,中国的世界观同样也有从“我”转向“我们”的飞跃。过去,我们十分渴望“跻身”国际学术舞台,强烈希望得到国际同行的认可,我们发表的每一篇国际论文,在国际会议上做的报告,以及我们主办每一次国际会议,都有类似的心态。
    而站在2022年,“大家都懂中国是什么样子,我们更要敞开我们博大的胸怀。”基于这样的科学世界观,中国则应以真诚、包容、友善和追求卓越的态度,在共建人类科学的“命运共同体”的事业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。
    这十几年在中国发生的历史,大到奥运会、冬奥会,小到我们每一个人事业生活的起起伏伏,都在悄然反映着我们中国人“世界观”的变化。正如“我们不能仅仅用具有观赏性的几个节目”来判定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水准,我们也不能简单用影响因子和分区来评价一本由国际地球化学协会(IAGC)主办,目前由中国引领的学术期刊的视野和格局。

    在“十五年一瞬:IAGC学术会议首次在中国举办”一文中,我们以环境地球化学(ISEG)会议为例,对比了2006年由中科院地化所承办的ISEG-7和2019年ISEG-11再回中国由北京大学承办的历史场景。十三年后,中国已经可以自信地向全球学者展示中国环境地球科学“四梁八柱”的学科战略布局,彰显了中国科学界在国际上引领学科发展的担当(参看“从斯坦福新学院,看中国环境地球科学学科战略”)。中国基础科学的飞速发展,可以在本世纪初制定的《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(2006-2020年)》找到线索
2019年夏天在北大举办的ISEG-11现场照片:陶澍院士、戴民汉院士、刘羽处长做大会报告

    在“拉美专刊征稿|兼谈期刊应该怎样对待新兴国家的研究 ”一文中,我们写到:

现阶段我们最需要的,不是一个“万国来朝”的场面,更不是“暴发户”的心态,而是要把我们的科研思想,学术观点,话语体系,用国际通行的方式“润物细无声”地影响更多的文化背景的人,得到他们心悦诚服的认可。我们应该放下大国身段,关注、培育发展中国家新兴科研团队和成果,用多种语境和角度,同讲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故事。


    我们在“《观书有感》封面:致敬中国水化学学科的大先生们”一文中写到:

Jim Morgan, Werner Stumm, 他们的中国同行,以及整个学术大家庭,便是水化学学科的源头活水。不管此水是奔流于乔伊斯的“无尽长河”,还是在静淌在朱熹的“半亩方塘”,不论国界、文化与种族,最终都会汇聚到人类知识的海洋。只要人类不忘初心,铭记历史,感人的“大先生”的故事就会在任何文化,任何学科中世代相传。


    听张艺谋总导演用从“我”到“我们”的视角解读从奥运会到冬奥会中国人世界观的演进,自己也陷入了思考。2008年我正是大学三年级,刷红宝书背单词,备战托福GRE,战战兢兢地发“套磁”信,只求申请国外PhD时能被教授们多看一眼。那时的我,只是“我”。2022年,自己担任国际期刊的主编,在国际学会中任职,我的“世界观”已变成了“我们”。正在读这一篇文章的你们,应该也是在世界上中国故事的讲述者。研究和解决任何国家的环境与发展问题,都是为世界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做贡献。
    “一起向未来!” 我将无“我”,而“我们”终将被世界、学科和历史所记住。


    写于2022年2月4日夜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作者: 王梓萌,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,校团委副书记,仲英青年学者。国际地球化学协会(IAGC)会刊Applied Geochemistry共同主编,IAGC执委会委员(Board Member),从事水土界面与生物地球化学教学与研究。


点击“阅读原文”看张艺谋总导演与央视的独家访谈。点击下方公众号名片,关注我们。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